close

所謂一綱多本,後來被批評成很多本。

其實針對這一點,回頭看課綱是一個好方法。

叫做雖多本但一綱大家可能比較容易瞭解。


我之所以做這個社會領域教學部落格,是為了溝通。

社會課一教下去,沒有標準答案,但有思考力,家長或是成人未必能夠受得了。這時候可能會讓人誤會我在灌輸我的思想

到學生身上,這不行啊。好人做到底,我教學生之餘,也透過這個部落格大膽跟家長們交換意見。


先來看看社會領域課綱的基本理念吧!

 

1.學習社會學習領域的理由

個人不能離群而索居,教育則是協助個人發展潛能、實現自我、適應環境並進而改善環境的一種社會化歷程,因此,社會學習領域之學習乃是國民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學習領域。


2.社會學習領域的性質

社會學習領域是統整自我、人與人、人與環境間互動關係所產生的知識領域。

廣義而言,人的環境包括:

(1)自然的物理環境(如山、川、平原等)

(2)人造的物質環境(如漁獵、游牧和農耕所使用的工具,商業用的貨幣,工業用的機器設備,交通用的車子、輪船等)

(3)人造的社會環境(如家庭、學校、社區、國家等組織,以及政治、法律、教育等制度)

(4)人類的精神環境(如哲學、宗教、道德、藝術等)

第一種環境屬於人生的「生存」(survival)層面,與自然科學、地理學有關。

第二種環境屬於人生的「生計」(living)層面,從「縱」的方面來看,它與歷史學有關,從「橫」的方面來看,它與經濟學有關。

第三種環境屬於人生的「生活」(life)層面,主要與政治學、法律學及社會學等學科(disciplines)有關。

第四種環境屬於人生的「生命」(existence)層面,涉及每一個人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與哲學、道德、宗教、藝術等處理精神層面的學科有關。


人的生存、生計、生活與生命四大層面彼此互有關連,而社會學習領域正是整合這幾個層面間互動關係的一種統整性領域。


3.統整的功能

每一學科雖有其獨特的研究範疇、組織體系以及探究方法(mode of inquiry),但這些獨特性是來自研究角度(perspectives)的取捨;若就現象本身而言,人、時、空與事件卻是不可分割的。此次課程設計之主要考量乃在鼓勵教師透過各種成長方式與進修管道,配合課程精神,改善教學,以協助學生之學習。

統整之功能主要有下列四項:

(1)意義化(signification):學習者若只針對「部分」去學習時,不易看出其意義。只有把「部分」放在「全體」之中去觀察和思考,才能看出部分與部分之間,以及部分與全體的關係,從而瞭解意義之所在。

(2)內化(internalization):學習的內容若具有意義,則容易被學習者記住、消化,並儲存到原有的心智或概念架構(mental or conceptual framework)之中,而成為個人整體知識系統的一部分。

(3)類化(generalization):知識若經過內化,則個體在日後遇到類似情況時,便易於觸類旁通,廣加應用。

(4)簡化(simplification):統整可以消除不必要的重複,節省學習的時間與精力。


---------------------


十二年國教實施之後,社會領域可以更靈活地使用。畢竟在校成績已經取消了,只剩下會考。會考會考什麼?我想,就是這些重要的綱要。

赤皮仔既然選擇自學也不那麼在乎考試,但我要說的是,其實瑣碎地讀社會領域,已經是個浪費時間的方法。沒有掌握到這一點,會發現每個孩子的課程不斷加重,思考力卻未同時提升。

疑?不是說還有特色高中考試嗎?據說特色高中考試會變成像PISA那樣。如果是這樣那就更好了。社會領域要學的,不再是背誦,而是看得懂這個領域的圖文與概念為主吧!

這樣整理,大家有沒有對中學的社會領域課程有系統式的思考了?是的,其實社會領域還蠻是一個抽象思考的練習呢!


 

arrow
arrow

    sociology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